中新网山东新闻8月7日电(黄艳 邢舒婷)近日,记者从枣庄科技职业学院获悉,该校立足职业教育类型定位,以“校地协同、智慧赋能、教学融合、监督强基”为抓手,系统推进财务管理改革创新,着力构建现代财务管理体系,为学院内涵式发展和区域经济社会建设提供了坚实保障,探索出一条具有职教特色的财务管理新路径。
“服务区域发展是职业教育的使命,我们坚持将财务资源与社会需求精准对接。”枣庄科技职业学院财务处负责人刘昭宏介绍。近年来,该校与滕州市财政局建立常态化合作机制,联合开展“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人员履职能力提升培训班”,邀请高校专家、财政骨干授课,围绕财务规则、会计规范、廉政纪律等主题,创新“理论+案例+警示”教学模式,累计培训区域内财务人员200余人次,有效提升了基层财务队伍专业素养和风险防控能力。
同时,学院建立“教师-社会服务”双向赋能机制,鼓励青年教师深度参与社会培训项目,将教学科研成果转化为服务效能。例如,会计专业教师团队将企业真实财务案例融入培训课程,既解决了社会培训“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痛点,又通过社会反馈反哺课堂教学,实现了“教学-服务-教学”的良性循环。
在数字化浪潮下,枣庄科技职业学院以“智能财经平台”建设为突破口,推动财务管理从“传统核算”向“智慧服务”升级。2021年,学校启动平台一期建设,与用友软件、大型商业银行深度合作,创新“技术+金融+管理”模式,实现财务数据实时采集、跨部门共享及报销、缴费、发票管理、工资核算等核心业务全流程自动化处理。平台上线%,师生满意度显著提高。
2025年,平台二期建设全面启动,聚焦国家财税改革与治理现代化需求,重点强化预算全流程管理、项目库建设、绩效目标动态监测、合同全生命周期管理及公物仓管理,着力打通“预算-项目-绩效-资产”管理链条。“二期平台将进一步实现资源配置精细化,预计可提升资金使用效益15%以上。”该负责人表示。
“财务管理的生命力在于与教学实践的深度融合。”枣庄科技职业学院会计专业负责人赵汉伟介绍,学校以“金课建设”为抓手,推动课程内容与行业前沿、岗位需求同频共振。一方面,将RPA财务机器人、商务数据分析等新技术融入教学,通过信息化手段深化“知行合一”改革,建成校级智慧课程11门,新增校企合作课程50门,开发数字化资源130GB、继续教育共享课程2门,实现教学内容“紧跟技术、贴近产业”。另一方面,实施“青蓝工程”导师制,通过“金课达标赛”“教学能力比赛”“推门听课”等多维培养机制,助力教师成长。近三年,会计专业青年教师获山东省教学能力比赛一等奖1项,承担省级教科研课题5项;教师数字化教学能力实现100%覆盖,校企联合开发的“智能财税实务”等课程成为区域职教领域标杆。
此外,学校还创设“企业实践历练”场景,组织青年教师深入企业调研,掌握行业动态,提升案例教学能力。“通过到企业跟岗,我把最新的税务政策和数字化工具带入课堂,学生的实操能力明显增强。”会计专业教师王老师告诉记者。
“守住财经安全底线是高质量发展的前提。”枣庄科技职业学院相关负责人杨兴运表示,学校通过“制度+技术+教育”多维度发力,构建起全流程监督体系。制度层面,成立党委财经委员会,统筹重大财经事项决策;修订内控规范、预算管理、采购招标等10余项制度,形成“制度管权、流程管事、责任管人”的长效机制。技术层面,引入第三方“财务体检”审计,对重大项目实行“事前论证、事中跟踪、事后评估”;开发智能预警系统,实时拦截异常支出和超预算项目,实现风险“早发现、早处置”。教育层面,将廉政教育纳入新入职人员必修课,定期开展“财务廉洁文化周”,建立典型案例库,通过情景模拟、庭审观摩强化警示教育;设立纪委书记接待日,畅通监督渠道。
从服务区域发展到赋能教学改革,从数字转型到监督护航,枣庄科技职业学院以“四轮驱动”创新财务管理,不仅为自身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更成为区域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动缩影。未来,学校将持续深化改革,探索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职教财务”经验,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枣科方案”。(完)DG视讯·(中国区)官方网站DG视讯·(中国区)官方网站DG视讯·(中国区)官方网站
- 2025-08-09 DG视讯枣庄科技职业学院创新财务管理 赋能高质量发展
- 2025-08-09 DG视讯广东高职院校新排名出炉!你知道哪些学校夺得桂冠吗?
- 2025-08-09 DG视讯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就业怎么样?就业率稳定超过98%!
- 2025-08-09 重庆职业教DG视讯育
- 2025-08-09 DG视讯广西2025年职业教育活动周启动 举办百场技能展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