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西赣州这片浸润着红色基因的热土上,赣州职业技术学院以“行走的思政课”为载体,将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深度融合,构建起“红色铸魂、产业赋能、服务增效”的三维联动实践育人体系,让思政教育从“纸上谈兵”变为“实地践行”,切实提升了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赣州是中国革命的摇篮,拥有丰富的红色资源。赣州职业技术学院充分挖掘本土红色文化资源,将革命旧址、纪念馆转化为思政课堂,让学生在行走中感悟革命精神,厚植家国情怀。
2025年暑期,该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红色薪火”实践团深入崇义县上堡乡,重走当年红军整训路线,探访赣南三整历史陈列馆、红军七烈士纪念碑等革命遗址。队员们通过访谈老党员、整理红色史料,将“上堡整训”这段鲜为人知的革命历史转化为生动的教学素材。通过情景党课《信仰的力量》,深刻感悟革命先辈“为有牺牲多壮志”的崇高精神。这种沉浸式教学让学生参与度提升30%以上,教学满意度达98%以上。
为深化红色文化研究,该校成立中央苏区红色基因传承研究中心,开发校内精品思政课程10门,并精心打造“专题+艺术”特色思政课。在龙南市金盆山战役旧址,师生们以一枚苏维埃硬币为线索,通过舞蹈《红色记忆》、歌曲《告别》等艺术形式,生动诠释了“军民鱼水情”的深刻内涵,让革命历史“有形、有感、有效”。2025年,该校思政课教师团队还赴崇义开展红色基因传承调研,与当地史志部门合作挖掘红色故事20余个,为思政教学注入鲜活素材。
职业教育的生命力在于与产业需求同频共振。赣州职业技术学院紧扣赣州“1+5+N”产业布局,将实践育人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让学生在服务产业升级中提升专业技能,培育工匠精神。
该校与中交七鲤古镇(赣州)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签署校企合作协议,共建“产教融合育人基地”,组织旅游管理、艺术设计等专业学生参与景区智慧化管理、文化IP开发等项目。在七鲤古镇数字化改造实践中,学生团队运用虚拟现实技术复原历史场景,开发出“线上重走长征路”互动体验项目,获企业高度认可。现代农林工程学院则与凯正农业有限公司开展“红匠助农・绿技兴农”行动,组织园艺专业师生深入果园,将果树修剪课堂搬进田间地头,累计为果农培训技术骨干120余人次,助力老果园改造500余亩。
为强化实践育人实效,学校建立“企业导师库”,邀请全国技术能手、行业专家进校开展讲座。在2025年江西省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中,该校师生斩获4金1银3铜的优异成绩,其中智能制造学院邓华军老师在设备点检赛项中凭借精湛技艺摘得金牌,充分展现了“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成效。据悉,近三年该校学生获国家级技能大赛奖项80项,教师团队获省级以上教学能力比赛奖项35项,科研经费年均增长20%以上。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赣州职业技术学院将社会实践作为检验思政教育成效的“试金石”,组织学生深入基层开展志愿服务、社会调研,在服务群众中增强社会责任感。
2025年暑期,该校“电”亮“心”程先锋队深入大余县梅山村,开展家电义诊、安全用电宣传等实践活动。队员们顶着烈日为村民修复失灵的电风扇、不制热的电饭煲等电器200余件,并帮助整理杂乱线路,消除安全隐患。现代服务学院星火向阳实践队则走进瑞金市叶坪镇田坞村,为50余位老人提供健康管理服务,开设“防溺水安全课堂”“守护身体小卫士”性教育活动,覆盖留守儿童80余人次。这些实践活动不仅解决了群众实际困难,更让学生在劳动中锤炼品格,实现了从“知识传递”到“价值引领”的升华。
为提升服务精准度,学校建立“校地协同”机制,与全南、定南、经开区、章贡区等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结对共建,形成“理论宣讲、科技支农、教育关爱”等服务品牌。马克思主义学院“红色薪火”实践团在崇义县上堡乡开展文旅融合调研,提出打造“重走长征路”沉浸式体验步道的建议,受到当地政府重视。2024年度江西省“用好红色资源 培育思政品牌”基层思想政治工作优秀案例,该校推荐的《“四向而行”奔赴特色马院的“育人征途”》成功入选。(任磊、曾卫平)DG视讯·(中国区)官方网站DG视讯·(中国区)官方网站DG视讯·(中国区)官方网站
- 2025-08-11 吉林科技职业技术学院:2025年世界舞台 等你绽放DG视讯
- 2025-08-11 DG视讯赣州职业技术学院:在行走中上好实践育人的大思政课
- 2025-08-11 DG视讯2025年中国高职院校排名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合肥职业技术学院、浙江金融第
- 2025-08-11 DG视讯新华社客户端报道丨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培养技术技能人才
- 2025-08-11 贵州工商职业学院斩获一等奖3项 成功入围国赛 居全省高职榜首DG视讯